2013年6月23日 星期日

雨撲滿構想




和老師討論雨撲滿時有同學還不清楚設置的位置,有些同學把雨撲滿設置在頂樓,有些設在做高處,有些變成戶外生態池等等。一開始我們也不了解雨撲滿得設置到底是為甚麼,除了淨化水質和做澆灌沖水的動作就想不出來了,但老師叫我們去多翻翻書,就發現雨撲滿的水也能用來解決生態池水源不足的問題,可以提供在沒有水源條件的環境中另一種解決的方式。我們在很多案例中也發現,水汙染的淨化也可以使用水量增加,也就是說比雨水還髒一點的水也可以拿來加以使用。同學們在討問時就有很多不同的淨化方式,有些推從於自由表面逕流系統、地下水流處理系統和農水路處理系統,三種不同的做法卻可以達到相同的效果,產生的景觀自然也不同。



基地排水溝位置

雨撲滿初步位置
水的流向都是向左側方向,在面對下雨時雨水都匯往左側,學園左邊卻無明確的水溝可以讓水排洩,水只能沿著左邊往學校大門口排放,也沒有綠地或是與水撲滿的設施。
三個雨撲滿設置的位置都是在教學區,人數密集地方。植物在這裡也比較多,所以在這三處設置雨撲滿可以讓水資源能夠節約,減少資源開銷。臨時滯洪池是因為天氣異常會有豪大雨的發生,怕原本的水溝會宣洩不及,而在操場中央設置滯洪池。










































2013年6月7日 星期五

2013.06.05 永續校園期初研習工作坊 -3

2013.06.05  永續校園期初研習工作坊 -3


水牛設計部落 工作室 年輕人在這裡開始創業

這個很有趣~當我們把酒瓶移開 他想訴說的事酒品的重要性哈哈

因為時間的關係還有些些很棒的地方沒辦法一一去,例如侯老師的家等等 有機會土溝我會回來的~到時再來發現這裡更多的驚奇。
接下來的行程 乘著兩輪車隊出發前往永安國小
首先我們先進了其中一間教室 瞬間你會發現教室怎麼沒裝空調還這麼涼 原來只要建物的方位對了,也因為沒有建物的周圍沒有遮蔽物,風能順利地通過,不用刻意的利用降溫設備屋內也可以有非常舒適的溫度。
而且每兩間教室都留設了風道 使風能帶走整棟建築的溫度 在這裡也設置了洗手台 使這裡的洗手台都保持著乾燥的空間,是非常具巧思的設計。
老師在講解什麼呢 一個很厲害的裝置復層是自然空調系統 校長說因為我們學校本來是ㄇ字型的建築非常非常熱所以在重建後依定要改善的就是溫度,所以花了巧思在通風設計上,也加了這個附層式裝置 平常就像雙層的格溫裝置,真的溫度太高時裡面就會有個像水冷式的系統降溫,不過自從建物的方向對了這個裝置還沒使用過呢!!
最後我們參觀了綠精靈的家~他是綠色建物的示範,內部也是打造了雙層的格溫系統 台陽能的系統版 還巧思的規畫一面牆給小朋友算數 最酷的事在建築物的立面上有轉軸可以開窗通風 遮陽物還是自己學校的樟樹片 還有雨水回收示範 示範完後還引到旁邊澆立面植栽 一個系統還兼具了教育教學目的。
最後在校長熱情的招待下我們吃了最甜的台南西瓜 喝了解渴的藕粉冬瓜飲 ,校長也訴說了永續校園的這個計畫是從他身上開始的~我們也要繼續有些新的想法。
伴著最美的夕陽,耗時15個小時的衝衝衝之旅,終於在2130抵達學校。很精采而小有收穫一天。繼續加油我們的計畫~go

2013.06.05 永續校園期初研習工作坊 -2

2013.06.05  永續校園期初研習工作坊 -2
第四位老師  張龍吉老師  從參與的角度介入校園和社區操作經驗分享


如何在資金有限的情況 要讓民眾能參與認同 用能保有專業性
導入了一個雇工購料的想法 自己購買材料 在地方上找資源(老師說了師父可能教室某位學生的爸爸媽媽阿公阿嬤既能在資金有限的情況達到施作也能讓民眾自己動手做。
記得老師的投影片還有一個案例是米是當地重要的稻作所以做了一個米倉的意象還特意保留了一個圓形像是窗戶的設施,其用意是解說米倉的結構,達到了教育的意義。
老師在後壁土溝這個地方推動了永續原則就是,沒有人維護管理的不做,沒有人使用的不做,才能有效永續的經營下去。

第五位老師  周家鵬老師   學校教室與校園的操作性

(這裡真的要跟老師說抱歉老師講話風趣了聽到都忘了拍當時的聽講畫面哈哈上台第一件事就是說一個笑話我 我當時真的楞了一下才笑哈哈哈)
老師的講述解單明瞭方位很重要 先解決夏天的熱 要通風 再來冬天怕什麼就關窗馬哈哈 非常直接。
老師也告訴我們了為什麼我們總說建物要坐南朝北 就是因為我們夏天要遮陽 冬天要太陽 剛好南垂直面夏至日設量最少 年面垂直面冬至日設量最多 如此而已。
還有要永續不是在考慮如何回收再利用,最重要的是如何減少我們的使用量reduce,然後在任一基地中綠覆率的面積除了要增加外最好的是能夠連結的不是一在使用應鋪面的連結,失其原本綠的意義。
還有一項令我驚訝的一項講述:老師說樹是可以砍的因為樹到了一定的年齡吸碳率會大幅降低,所以鼓勵我們多種樹,然後遇必須移樹的時候只要經過評估是可以移除的。除了一種不行就是人們的記憶樹,那是必須永續下去的。

最後馬拉松聽講的最後一站
就是我們的 土溝農村文化營造協會理事長  張佳惠 先生
真的很有趣 第一次聽講是全程台語的,哈哈我這台北小孩聽得有些吃力,在家裡聽爸爸媽媽的宜蘭腔我都還聽得懂,可能是台南腔我不習慣吧或許,但還是覺得很好玩,因為台語有一些說法方言真的都很有趣^^
理事長講了很多~就不多做敘述了等等會來去土溝戶外美術館巡禮
印象很深理事長說 你們覺得阿嬤在幹嘛答案是等兒 等孫 這樣的一個印象我們要來改造自己 我們不要等別人來改造我們 我們要由下而上 一步一腳印 往我們理想中的那個目標前進 這個夢或許要二三十年但我們願意等 因為這是我們理想中的家,我們不做沒有人要管理的地方,不做沒有人使用的地方。理事長講得很激動 因為這是他慢慢一點一滴完成的家所以這故事聽起來就更動人了~他還說曾經有政府資金要提供他們來改造,但他們拒絕了他們說我們慢慢來就好等都計畫好 時機成熟時,更能創造更好的家園。接下來就讓我們跟著理事長的腳步巡禮這村即藝術,藝術即村的土溝。 TOGO~
沿路都有藝術家的進駐替土溝更 添上了藝術村知名
以曬棉被的意象把圍牆當畫布 呈現土溝風光 
成精土溝也舉辦的7天六夜的大專生體驗 與改造 以當地舊有材料製作特色休憩亭
一群南藝大年輕人進駐這裡 在這裡開了工作室呢
路體驗剝蓮子  以我的速度都不用賣了哈哈哈
   
這是還在計畫中水水的夢基地 處處充滿巧思 地板還有馬賽克青蛙拼貼~
  

  

2013.06.05 永續校園期初研習工作坊 -1

2013.06.05  永續校園期初研習工作坊 -1

PART1
新竹 – 趕小黃  趕高鐵
這天一大早下起大雨,剛好也算是我的鬧鐘吧5:30是該起床了,因為中華大學實在太偏僻,公車下山的班次要像台北一樣6:00有公車是不可能的,沒有搭計程車是敢不上高鐵的,於是我們算好時間打給計程車行,得到的回答讓我跟我的夥伴腎上腺素都發作了他居然說等他們一下心急的兩人在校門口雨中徘徊,時間6:40 還沒來終於兩個人要暴怒前車來了,馬上跟司機說高鐵,司機一知道我們的7:05高鐵油門一踩,全力衝刺終於在7:00抵達高鐵站,接著就看到兩個人在站內狂奔哈哈要不是很敢我沒時間拍那畫面真的很刺激,呼~終於趕上了。
 
上了車      看到票     苦笑了

PART2 嘉義 – 趕公車 趕火車

7:55
到站嘉義高鐵站 根本沒時間讓我記錄我們的足跡 就衝上了8:00BRT公車,意外的發現座完高鐵搭上公車不用錢耶~YA,直接拿代幣卡上車。在這台BRT上還發現了公車的一角SUMMER,太厲害了還有蟲蟲兵團呢!
一路趕趕趕 跑跑跑  闖闖闖 破關斬將的趕車  可能是神明的指示吧叫我們喘口氣,8:25抵達嘉義火車站錯過了8:15的區間車只能搭8:51的區間車囉。看著車票我們從緊張的情緒到慢步調呼吸,真的有些落差。趁著等火車的時間就四處繞繞,剛好遇上了舊驛站回顧展,現今許多日治時期留下來還未拆除的車站真的是非常有特色,他們就是台灣生活歲月的痕跡,有些很可惜的被拆除了,保留下來的一定要持續的維護,這就是足跡阿!!!
                            基隆                  台北
 新竹                  台中                  嘉義
嘉義                  台南                  高雄

總是喜歡在後面跟拍的我 我覺得我的夥伴要發瘋了 哈哈哈  再來一張YA
 PART3 台南 –  後壁TOGO土溝講堂  永安國小
後壁我們到了(一個身後一股力量的感覺年輕人歡迎回家’’後壁厝’’我的感覺啦~) 一個小小的車站一個旅人的空間
終極目的地 – 9:15抵達土溝文化大學堂
趁著學員還沒到齊 我當然就四處轉轉囉!!發現了處處充滿驚奇的角落,
不是每個地方都完整,但完美的定義是什麼,對這裡的民眾來說,歲月的痕跡美,人情味美,打造自己所想要的國度美,這個他們生活半輩子的地方就是美,如果你問土溝美術館’’底都位’’,他會告訴你’’阮全村攏系’’美術館,這就是他們的美。
(
當然這個時候看只是覺得好有特色頗有記憶的地方,是聽了曾老師 阿吉老師和營造協會總幹事張先生講解述說才知我眼前看到的所有景象背後的意義)
土溝第一印象一個有著      為最後一條水牛蓋牛棚為出發
回收再利用意念的公共藝術  ’’土角’’來搭蓋 一個記憶也是一個傳承
阿嬤的油畫 阿公的雕刻 回憶的老照片 新作的回憶之地
豬舍建成的講堂 鄉民聚集地候選人發表地 平時的飯堂 
不管什麼活動就是人們心與心交流的地方聯絡感情的地方
全員到齊啦  準備開課啦
別懷疑我們今天要在最特別的豬圈裡上課 展開我們馬拉松式的聽講

第一位講課老師  李彥頤老師          永續?是口號還是行動
老師舉了一個例子荷蘭EXPO2000 MVRDV  提倡可再生可回收 但缺乏管理 以至於無法延續的使用。
空間持續的維持重要~才能運轉永續  永續就是累積的成果 
老師在簡報令我印象深刻的作品是 一個鞋印
代表著你走過的痕跡會有多少生物在自己腳下留下來 永續就是一種藝術的累積
當然老師其中也講述了一些 如何去操作永續 
像透水鋪面 雨水收集 人工濕地 再生能源等等 但這些就是給我們一個方向
最終回歸最初的
一個 永續
一個 低碳
一個 生態
一個 智慧
一個 安心
一個 無所不在都可學習的家      一段深深印在心裡的話 我們追求的就是簡簡單單  永續 - 循環 累積藝術

第二位講課老師  曾旭正老師          永續校園與社區營造
老師舉了一個實際經驗與我們述說 就是土溝的例子囉
Community 社區社群 日譯簡單明瞭翻成「生命共同體」就是你我都認同的空間
土溝走過的路
 2002年這地民眾突然發現全村只剩下一頭牛 
從而意識了一個家的消失 
成立了文化營造協會 由下而上的自力營造
先從公共空間:社區客廳開始 學堂 小公園空間
再切入私有門戶:竹仔腳  牽手路(這句好有意思英譯 country road)行動是規劃並行:水水的夢 (還在努力中的土溝里計畫 記得前任村長說還要再走數十個年頭永續經營下去)階段性總結:村即美術館 美術館即村
土溝的的實質成果動人 在於「手工」在於「參與」
就是一個故事性 story,有故事的事物總能編織最動人的樂章
老師要告訴我們的就是藝術營造社區 一個藝術的體會動態的參與 才能創造共同的經歷一在會被說起的回憶。
最後有位同學也提到了產業課題 對於光觀產業其實就是一大課題了 往往加入了一些產業連帶的就是企業的進入畢竟是商人他們只關心的是利益,這也有失原本想要再造回憶的意義,所以不是說多發展一項觀光收入不好,而是先把根基扎穩了時機成熟時再帶入一些收益或許會更好。
第三位講課老師  劉柏宏老師   與學校與社區餐語的溝通技巧
哈哈 老師一上台我就心中叫了一聲 老師你好面熟 因為上次的景觀人站出來
peace go 
大遊行行前說明會就看過老師了有一種熟悉感^^
一個key word 參與式設計 提供民眾真實經驗及生活需求,使規劃方案上更能回應真實的問題。
老師先讓我們看了一段影片 以自設性的圍牆為課題 在台灣諸多的學校真正的落實
先找到議題       空間  溝通  遊戲(對話環境的體驗 
在學校可結合課程 社團 或是找一個代表班級  起個頭帶起更多的學生
在社區為了讓民眾了解 我們可先提供設計圖 模型 或者視覺模擬
想出一些活動ex:封街 讓民眾把自己的住家的位置標於模型等等的參與式活動就能真正讓學生民眾了解自己在做的事情也能讓他們更有熱情與動力。
記得老師舉了一個例子是樹屋的例子一個,把一個原本髒亂的角落,保留原本的記憶老樹在其中設置了樹屋,接著在主樹屋旁也導入了一項活動讓小朋友自己動手作樹屋,先教他們使用工具做做看椅子,接著真的就把一個小樹屋完成了,小朋友往後就特別喜愛來自己建造的地方玩,也會好好的保護這個地方,也算是達到了我們永續的目的吧。最後來這個地方的阿公阿嬤座椅就是小朋友們的傑作,坐起來感受就更深了。